补阳虚中药有哪些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关键词: #中药 #阳虚

补阳虚的中药主要有鹿茸、肉苁蓉、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阳虚通常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调理。

1、鹿茸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神疲畏寒等症状。鹿茸可制成鹿茸片、鹿茸粉等剂型,需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

2、肉苁蓉

肉苁蓉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肉质茎,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常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可配伍当归、牛膝等药物。肉苁蓉常以饮片或煎膏形式使用。

3、淫羊藿

淫羊藿是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有补肾阳、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肾阳虚引起的阳痿遗精、风湿痹痛,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淫羊藿苷等活性成分。临床常用淫羊藿胶囊、淫羊藿提取物等剂型。

4、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可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肾阳虚导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常与补骨脂、核桃仁同用。杜仲可通过杜仲颗粒、杜仲茶等形式补充,高血压患者慎用。

5、巴戟天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能补肾阳、祛风湿。针对肾虚阳痿、少腹冷痛、风湿久痹等症状,可配伍枸杞子、锁阳等药物。巴戟天多用于巴戟口服液、巴戟天丸等中成药。

阳虚体质者除药物调理外,日常可适量食用羊肉、韭菜、核桃等温补食物,避免生冷寒凉饮食。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注意腰腹部保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心悸水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