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皮疹怎么办

鼻咽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皮疹可通过皮肤保湿护理、避免刺激因素、局部药物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调整靶向治疗方案等方式缓解。皮疹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免疫系统异常、感染、靶向药物毒性等因素有关。
使用无香料无酒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修复晶冻、丝塔芙保湿霜等,每日涂抹3-5次。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露,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用力揉搓皮肤,浴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剂。棉质衣物需经多次漂洗去除残留洗涤剂。
外出时采取物理防晒措施,穿戴宽檐帽及防晒口罩。暂停使用含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羊毛织物、宠物毛发等致敏原。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加重皮疹的食物。
轻度皮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莫米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皮肤皲裂处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眼周皮疹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专用制剂。
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二代抗组胺药。严重过敏反应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合并疱疹病毒感染时使用阿昔洛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3级以上皮疹需联系肿瘤科医生评估是否暂停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考虑降低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部分患者可更换为帕尼单抗等其他靶向药物。调整方案后需密切观察新发皮疹情况及肿瘤控制效果。
靶向治疗期间应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重点观察面部、躯干等易发部位。皮疹区域禁止抓挠,指甲需修剪圆钝。出现脓疱、发热或皮疹面积超过体表30%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穿着宽松纯棉衣物,睡眠时使用蚕丝枕套减少摩擦。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及时向医生反馈皮疹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