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吃东西不吸收怎样办

儿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消化不良 #小儿

小儿消化不良吃东西不吸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消化酶、腹部按摩、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小儿消化不良通常由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食物过敏、慢性胃肠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主食,搭配蒸熟的胡萝卜、南瓜等低纤维蔬菜。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不超过200毫升。避免食用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牛奶需煮沸后饮用以降低乳糖负荷。

2、补充消化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可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营养吸收功能。需注意消化酶制剂不宜与高温食物同服。

3、腹部按摩

家长以掌心顺时针按摩患儿脐周,每日2-3次,每次5分钟,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宜。按摩前可涂抹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避开饭后1小时内进行。配合屈膝仰卧位能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症状。

4、药物治疗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适用于菌群失调引起的吸收障碍,蒙脱石散可修复受损肠黏膜。对于胃酸分泌不足者,可短期使用复合维生素B溶液。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变化,出现腹泻加重应立即停用。

5、中医调理

焦三仙代茶饮含焦山楂、焦麦芽等成分,能消食导滞。推拿可选择补脾经、揉板门等手法,每日1次连续7天。脾虚患儿可用茯苓、白术等药材煲汤,湿热体质者宜选用鸡内金粉冲服。

家长需记录患儿每日进食种类与排便情况,避免频繁更换奶粉品牌。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活动,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若体重持续不增、出现血便或发热,应及时就医进行便常规与食物不耐受检测。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建议每3个月监测身高体重曲线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