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厚是什么病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心肌肥厚是一种以心室壁异常增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通常分为肥厚型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肥厚两类。心肌肥厚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长期运动负荷过重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遗传因素

肥厚型心肌病约半数病例与遗传相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小节蛋白异常,引发心室壁不对称增厚。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严重时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确诊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心率,必要时植入心脏除颤器。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为克服阻力发生代偿性肥厚。早期表现为左室壁均匀增厚,伴随头晕、耳鸣等血压升高症状。需严格监测血压,每日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有氧运动。

3、主动脉瓣狭窄

先天性或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需增强收缩力才能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导致向心性肥厚。典型症状包括心绞痛、运动耐量下降,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轻度狭窄可观察随访,中重度需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外科瓣膜置换术。

4、运动负荷过重

长期高强度耐力训练可能引起生理性心肌肥厚,表现为心室腔扩大与室壁适度增厚。这类改变通常无症状且可逆,停止训练后多能逐渐恢复。但需与病理性肥厚鉴别,运动员应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筛查,避免过度训练诱发心律失常。

5、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代谢需求增加,引起继发性心肌肥厚。甲亢患者伴有心悸、消瘦,需服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肢端肥大症患者需通过手术或奥曲肽注射液治疗生长激素瘤。原发病控制后心肌肥厚可部分缓解。

心肌肥厚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全谷物。避免举重、短跑等爆发性运动,可选择步行、游泳等有氧活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就医。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以防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