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直肠炎便血治疗

溃疡性直肠炎便血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便血通常由肠道炎症加重、黏膜糜烂、血管损伤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美沙拉嗪肠溶片可直接作用于肠道炎症部位,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溃疡性直肠炎导致的黏膜充血和便血。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通过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发挥抗炎作用,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对于中重度患者,可遵医嘱短期使用泼尼松片控制急性炎症,但需注意激素依赖风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急性期需采用低渣饮食,避免粗纤维食物刺激肠道。选择蒸蛋羹、米粥等易消化食物,减少肠道蠕动。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添加煮软的胡萝卜、南瓜等低纤维蔬菜。每日少量多餐,避免牛奶等可能诱发腹胀的食品。必要时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维持营养。
对于活动性出血灶,可在结肠镜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止血。内镜治疗能精准处理出血点,同时进行黏膜活检明确病变程度。对于广泛糜烂伴出血者,可尝试局部喷洒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后需禁食观察,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出血,或合并肠穿孔、癌变时需考虑手术。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是常见术式,可彻底去除病变肠段。急诊手术多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造口,二期再行重建。术后需长期随访评估营养状况。
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选用白及粉、云南白药等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直肠病变部位。针灸选取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急性期过后可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但需避免使用峻下攻伐类中药。
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日常应记录排便情况和出血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保持肛门清洁,便后使用温水清洗。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激素剂量。定期复查肠镜监测黏膜愈合情况。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发热、大量血便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