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痘疫苗后的反应

关键词: #疫苗
关键词: #疫苗
打水痘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皮疹等反应,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应答。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接种后常见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轻微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短暂性皮疹等。多数症状在1-3天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发红、肿胀或硬结,通常直径不超过5厘米。这与疫苗刺激局部免疫反应有关,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不适。避免抓挠或热敷,一般48小时内逐渐消退。若红肿持续扩大或伴化脓需就医。
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37.5-38.5℃的低热,持续不超过48小时。适当增加饮水、减少衣物可帮助降温。体温超过38.5℃或发热超过3天可能提示继发感染,建议及时就诊排查其他病因。
约5%接种者会出现类似水痘的散在皮疹,多分布于躯干,通常不伴瘙痒。此为减毒疫苗病毒引起的轻微反应,皮疹在3-5天内结痂脱落。若皮疹破溃渗液或伴高热需警惕疫苗相关并发症。
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胃肠功能紊乱,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有关。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症状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呕吐腹泻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
极少数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荨麻疹、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此类速发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需立即就医处理。接种后建议留观半小时,有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医生。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时可适量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接种部位化脓或全身性皮疹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到儿科或感染科就诊。日常注意观察孩子状态,接种后1周内避免接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