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

儿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主要观察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异常、皮肤花纹等症状。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症状轻微,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及时就医干预。

1、持续高热

体温超过39摄氏度且持续48小时以上,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可能提示病毒侵袭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患儿可能出现烦躁或嗜睡,伴随手脚冰凉与面色苍白。此时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并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

2、精神萎靡

患儿出现异常疲倦、眼神呆滞、反应迟钝或拒绝交流,可能反映脑干脑炎等重症倾向。部分患儿伴随呕吐或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家长需避免强行喂食,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尽快送医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

3、肢体抖动

突发肌肉震颤或站立不稳,尤其在睡眠中被惊醒后出现四肢抽动,可能预示神经系统受累。此类症状多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相关,需进行脑电图和磁共振检查。发作时需保护患儿避免跌落,记录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

4、呼吸异常

呼吸频率加快超过40次/分钟,或出现叹气样呼吸、呼吸节律不齐,可能提示肺水肿或神经源性肺水肿。伴随口唇发绀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需立即吸氧并急诊处理。此类情况多发生于病程3-5天,需密切监测胸片和血气分析结果。

5、皮肤花纹

四肢末端出现大理石样花纹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超过3秒,反映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伴随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休克前兆,需紧急补液扩容。此时禁止自行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家长发现上述任一症状时,须立即前往具备儿科重症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医途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与进展。恢复期需注意营养支持,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日常加强手卫生,患儿用品需煮沸消毒,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2周。未发病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重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