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出血 #消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位因血管破裂导致的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可能伴随休克等症状。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因素引起,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就医。

1、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大出血,常见诱因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患者可能出现呕鲜血或咖啡样物,伴有上腹剧痛。治疗需禁食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静脉曲张破裂是致命性出血主因,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需紧急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降低门脉压力,同时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止血,严重者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急性胃黏膜病变

应激、酒精或药物损伤导致的胃黏膜广泛糜烂出血,常见于重症患者。出血量较大时可呕暗红色血液,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静脉输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

4、恶性肿瘤

胃癌或食管癌组织坏死侵蚀血管可引起持续渗血,呕血物常混有食物残渣,可能伴随消瘦、贫血。需紧急输血维持循环稳定,后续通过内镜明确病灶后考虑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介入治疗。

5、其他病因

马洛里-魏斯综合征、血管畸形、胆道出血等也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检查是确诊关键,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血管畸形可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胆道出血需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立即平卧并禁食禁水,家属需记录出血量和性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转运过程中注意监测脉搏血压,到达医院后配合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服用抑酸药物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长期预防需控制基础疾病如肝硬化、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