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胃管的注意事项

插胃管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确认管道位置、观察患者反应、固定稳妥、定期维护等事项。插胃管是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或胃肠减压手段,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黏膜损伤、误吸等并发症。
插管前需用碘伏消毒鼻腔及口腔,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避免污染胃管。使用一次性无菌胃管可降低感染风险,重复使用的硅胶管需高温高压灭菌。插管过程中禁止胃管接触非消毒物品。
插入后需通过三种方法确认胃管位置:抽取胃液观察颜色与pH值,听诊注气水泡音,X线摄片定位。误入气管可能导致剧烈呛咳,进入支气管可能引发气胸。昏迷患者需特别注意定位准确性。
操作中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氧及面部表情。出现恶心呕吐需暂停操作,频繁呛咳提示可能误入气道。老年患者需警惕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心率下降,儿童可能出现喉痉挛。
使用医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避免压迫鼻孔。躁动患者可加用弹力网状头套固定。固定后标记外露刻度,每日检查管道是否移位。胃造瘘管需用缝线固定于腹壁皮肤。
鼻饲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持续喂养时每4小时冲洗一次。定期更换固定胶布,清洁鼻腔分泌物。记录胃液量及性质,发现血性液或咖啡样物需立即报告。硅胶胃管每月更换,聚氨酯管可留置更久。
插胃管后应保持半卧位防止反流,鼻饲时抬高床头30度。选择适宜温度的营养液,推注速度不超过30ml/分钟。长期置管者需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腹部膨隆、腹泻等不耐受表现,定期评估营养指标。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