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有哪些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起病急骤、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或昏迷,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多见于2-7岁儿童,临床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需立即就医治疗。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发病迅猛,常在数小时内出现严重症状。患者可能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即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部分病例在腹泻前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或嗜睡。这种快速进展的特点与普通细菌性痢疾的渐进性发病过程有明显区别。
持续高热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常伴随反复抽搐。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热性惊厥。惊厥发作时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阵挛,可能伴有眼球上翻或口吐白沫。严重者可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需紧急处理以防脑损伤。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从嗜睡到昏迷不等。脑型病例常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瞳孔变化等。部分患儿表现为谵妄、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症状。这些神经系统症状与细菌毒素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有关。

休克型病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可出现花纹样改变,尿量显著减少。这种休克状态由内毒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引起,属于感染性休克范畴,需立即扩容抗休克治疗。
严重病例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混合型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循环和呼吸系统衰竭。呼吸衰竭与炎症介质导致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部分病例需机械通气支持。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儿科急症,家长发现儿童有突发高热伴精神萎靡时,应立即送医。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期应给予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再次感染。患者用品应单独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