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属于哪种性质疾病
肾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肾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肾小球肾炎属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局限于肾脏,常见类型包括IgA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IgA肾病表现为血尿伴蛋白尿,与黏膜免疫异常相关;微小病变型以突发大量蛋白尿为特征,多见于儿童;膜性肾病则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相关,中老年患者多见。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由全身性疾病引发,糖尿病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最为典型。糖尿病肾病表现为进行性蛋白尿,与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有关;狼疮性肾炎可出现血尿、管型尿,与自身抗体沉积导致的免疫复合物肾炎相关。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以Alport综合征为代表,因Ⅳ型胶原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伴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多在青少年期出现持续性镜下血尿。

免疫复合物沉积是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两种途径。补体激活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引发足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最终形成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表现为突发的血尿、水肿和高血压;慢性者起病隐匿,常见于IgA肾病等类型,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优质蛋白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推荐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注意观察水肿程度和尿量变化。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控压,目标值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