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感冒有五大禁忌

治疗儿童感冒时应避免五大禁忌,主要包括强行捂汗退烧、滥用抗生素、随意使用成人药物、过早停药以及忽视饮食调理。儿童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需针对性护理。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捂汗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或脱水。发热时应保持环境通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普通感冒90%以上为病毒感染,滥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风险。仅当合并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时,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脓涕、持续高热等细菌感染征象。
成人复方感冒药如酚麻美敏片含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引发儿童心律失常或肝损伤。儿童应使用专用剂型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并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家长需核对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避免自行拆分药片。
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需完成5天疗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并发症需用满7-10天。家长需设置用药提醒,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全程治疗。
感冒期间胃肠功能减弱,应避免油腻食物和冷饮。可少量多次饮用苹果汁补充维生素C,食用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合并腹泻时可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
儿童感冒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可恢复日常活动,但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发热超过3天,需及时儿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粉增强免疫力,但无须过度使用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