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五大禁忌主要有皮肤破损、高热状态、妊娠期、醉酒后、凝血功能障碍。
皮肤存在溃疡、烧伤或开放性伤口时禁止艾灸,高温刺激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伤口愈合延迟。建议待皮肤完全愈合后再考虑艾灸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不宜艾灸,温热疗法可能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应先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处理。
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应避免艾灸,特别是腰腹部穴位,温热刺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诱发宫缩。产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此时艾灸可能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建议清醒后间隔4小时再进行艾灸。
血友病或服用抗凝药物者慎用艾灸,可能增加皮下出血风险。需提前咨询医生评估凝血功能状态。
艾灸后需注意保暖避风,适当补充温水,两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出现皮肤灼痛或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