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会有什么症状
              呼吸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呼吸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感冒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

鼻塞是感冒早期常见症状,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患者可能伴随清水样鼻涕,严重时影响睡眠。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症状,或遵医嘱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避免用力擤鼻以防鼻出血或中耳炎。
感冒初期多见清水样鼻涕,后期可能转为黏稠脓涕。这与病毒刺激鼻黏膜分泌增多有关。建议用温湿毛巾敷鼻部,保持空气湿度。若持续流脓涕超过10天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咽喉部淋巴组织对病毒反应可引发疼痛,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后壁充血,可能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或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若出现扁桃体化脓需考虑链球菌感染,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感冒后期常见干咳或少量白痰,因气道敏感性增高所致。夜间平卧时可能加重,影响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刺激。痰液黏稠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剧烈干咳可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
成人感冒发热多为低热,儿童可能达39℃。这是机体免疫反应的正常表现。建议多饮水,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寒战需排查流感等疾病。

感冒期间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冒后建议尽早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