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婴儿腹泻
婴幼儿编辑
健康解读者
婴幼儿编辑
健康解读者
预防婴儿腹泻可通过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按时接种疫苗等方式实现。婴儿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衡、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能帮助婴儿建立肠道免疫屏障,降低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概率。建议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或易致敏食物。若母乳不足可选用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替代。
4-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首次建议选择强化铁米粉等低敏食物。每新增一种食物需观察3天,出现腹泻需暂停该食物。避免过早添加果汁、蜂蜜等可能含有致病菌或过敏原的食品。
婴儿餐具应每日煮沸消毒,冲泡奶粉需使用70℃以上温水。家长接触婴儿前需规范洗手,避免用嘴试温或咀嚼后喂食。夏季需特别注意奶液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变质水果、隔夜食物禁止喂食。

非细菌性腹泻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家长不可自行给婴儿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如蒙脱石散、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病毒性腹泻通常只需补液治疗。
轮状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轮状病毒腹泻,国产单价轮状病毒疫苗需在6周龄至32周龄完成3剂接种。同时应按规定完成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疫苗的免疫程序,降低继发性腹泻风险。

日常需保持婴儿腹部保暖,腹泻期间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及伴随症状,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注意区分生理性母乳喂养腹泻与病理性腹泻,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