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医治疗四步曲
呼吸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呼吸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感冒中医治疗可通过解表散邪、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固护脾胃四个步骤进行。感冒多因外感风邪、正气不足、饮食劳倦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风寒感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感冒可用银翘散化裁。解表法通过发汗驱邪,适用于感冒初期邪在肌表阶段。常用中药包括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药,或金银花、连翘等辛凉解表药。治疗时需注意汗出适度,避免过汗伤阴。
营卫不和者可选用桂枝汤类方剂。该阶段重点调节卫阳与营阴的平衡,改善恶风发热、汗出异常等症状。常用药物如白芍、大枣等具有调和作用的药材。治疗期间应避风保暖,配合适量热粥以助药力。

体虚感冒适用参苏饮、玉屏风散等方剂。通过黄芪、白术等补气药增强正气,配合防风等祛邪药标本兼顾。此阶段适用于反复感冒或迁延不愈者,治疗时需根据气虚、阳虚等不同证型辨证用药。
感冒后期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茯苓、陈皮等健脾化湿药物恢复运化功能。饮食上宜选择山药、薏苡仁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损伤脾胃阳气。

中医治疗感冒强调辨证论治,不同证型需采用相应方药。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姜糖水、葱白水等食疗方。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