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治疗外痔疮
外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外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外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保持清洁、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外痔疮通常由久坐、便秘、妊娠、腹泻、肛门感染等因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肛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坐浴后可轻柔擦干,避免摩擦刺激。对于血栓性外痔,温水坐浴能帮助血块溶解吸收。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食用500克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配合足量饮水软化粪便。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加重血管扩张。规律三餐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减少如厕时过度用力。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乳膏等外用药。药物含抗炎消肿成分,能缓解肛门灼热感。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或塞入肛门。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排便后使用柔软无香湿巾清洁,或温水冲洗替代卫生纸擦拭。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局部潮湿滋生细菌。夜间可侧卧减轻肛门压力,必要时使用痔疮垫缓解坐姿压迫。
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收缩肛门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推荐快走、游泳等低强度运动,禁止举重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外痔疮患者应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如厕时不玩手机减少久蹲。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就医。妊娠期痔疮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长期办公人群可使用记忆棉坐垫分散肛门压力,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