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人类感染猪流感

预防人类感染猪流感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病猪、加强个人防护、接种疫苗、保持环境卫生及增强免疫力。猪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减少与活猪或生猪养殖场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病猪。从事养猪、屠宰或肉类加工的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工作后彻底清洁双手。若周围出现猪群疫情,应及时向农业部门报告。
在流感高发季节或疫情地区,外出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随后丢弃并洗手。日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每年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疫苗通常包含H1N1毒株成分。重点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及医务人员应优先接种。疫苗接种后需2-4周产生抗体,保护期约6-8个月。
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避免与流感患者共用餐具或毛巾,患者衣物需60℃以上水温清洗。生熟食品加工器具分开使用,猪肉应彻底加热至71℃以上再食用。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免疫力下降。
出现发热超过38℃伴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24小时,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日常可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疫情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可储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等应急药物,但须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