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突然变冷变热容易感冒

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可能增加感冒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力波动、病毒活跃度变化、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环境适应能力减弱、生活习惯调整不及时等因素有关。
气温骤变时,人体需消耗更多能量维持体温平衡,可能导致免疫细胞活性暂时降低。此时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更易侵入上呼吸道。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或复合维生素B片增强抵抗力,但需遵医嘱使用。
寒冷干燥环境延长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而气温剧烈波动时人群室内聚集增加传播风险。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通过飞沫传播。出现咽痛、鼻塞等症状时可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或抗病毒口服液,但须经医生诊断后服用。
冷空气直接刺激会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减少黏液分泌和纤毛运动,削弱物理屏障功能。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黏膜湿润。若发展为细菌性感染,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老年人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弱,难以快速应对温差变化。建议家长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并发症风险。
未及时更换应季衣物、长时间使用空调或暖气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均可能诱发感冒。应注意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风寒感冒初期可饮用姜茶驱寒,风热感冒可适量食用梨子润肺。
季节交替时建议关注天气预报提前防范,适当进行快走、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提升耐寒能力。饮食上增加蘑菇、深绿色蔬菜等富含β-葡聚糖的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痰液等严重症状,或基础疾病患者感冒超过3天未缓解,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日常可备置电子体温计和湿度计监测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