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生黄疸怎样护理

育儿指南编辑 健康真相官
133次浏览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增加光照、观察症状、保持清洁、监测胆红素等方式护理。新生儿黄疸可能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足、感染、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嗜睡、拒奶等症状。

1、调整喂养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每日喂养8-12次。若母乳不足可遵医嘱补充配方奶,避免脱水。喂养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减少腹胀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2、增加光照

自然光照射时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将婴儿裸露四肢置于散射光下,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光照期间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3、观察症状

每日记录黄疸范围变化,从面部开始观察是否蔓延至胸腹部。注意是否伴随精神萎靡、肌张力低下、尖叫等神经系统症状。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时需避开骨突部位。

4、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褶皱处,特别是颈部、腋下等易积汗部位。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洗澡水温维持在38-40℃,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

5、监测胆红素

按医嘱定期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密切监测。当胆红素值接近光疗指征时,提前准备蓝光治疗设备。记录每次检测数值绘制变化曲线。

护理期间需维持室温24-26℃,湿度50%-60%。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避免包裹过紧影响皮肤散热。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限制辛辣食物摄入。若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加重,须立即就医排除胆道闭锁等疾病。出院后定期随访至黄疸完全消退,注意预防接种需在黄疸消退后进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