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子宫息肉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局部血管异常增生、医源性操作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切除术、中医调理、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
雌激素持续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息肉。常见于围绝经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者,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或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局部作用。
长期妇科炎症如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可能刺激内膜组织异常增生。此类息肉多合并白带异常、同房后出血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控制感染,必要时行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检测。
子宫内膜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形成富含血管的息肉组织。这类息肉易引发出血症状,宫腔镜检查可见明显血管网。可考虑口服氨甲环酸片止血,或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
多次人工流产、诊刮术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基底层内膜,修复过程中形成瘢痕性息肉。此类患者多有手术史,息肉常位于宫角等操作困难区域。建议术后配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促进内膜修复,如补佳乐联合黄体酮胶丸。
部分患者存在PTEN、KRAS等基因突变,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调控异常。这类息肉易复发,可能伴随家族肿瘤病史。需加强随访监测,必要时行基因检测,复发者可考虑子宫内膜消融术。
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生冷辛辣饮食摄入。术后3个月内禁止盆浴和同房,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内膜情况。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如琥珀酸亚铁片配合动物肝脏饮食。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