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的原因和危害体会
女性疾病编辑
健康真相官
女性疾病编辑
健康真相官
外阴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局部刺激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瘙痒、红肿、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皮肤病变等并发症。外阴炎的发生主要有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卫生习惯不良、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原因。

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外阴炎的常见原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引起外阴瘙痒伴豆渣样分泌物,需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导致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淋球菌感染需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接触卫生巾、避孕套或洗涤剂等过敏原可能导致外阴接触性皮炎。患者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伴有灼热感。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日常应选择无香精的棉质卫生用品。
长期穿着不透气化纤内裤、经期更换卫生用品不及时可能破坏外阴微环境。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表现为外阴潮湿、异味。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外阴黏膜萎缩变薄,称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自觉外阴干涩疼痛,可能出现性交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补充雌激素,配合乳酸阴道胶囊调节pH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也易继发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免疫缺陷状态会增加外阴炎发生概率。这类患者可能反复发生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簇集水疱伴剧烈疼痛。需系统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同时注射胸腺肽肠溶片增强免疫力。放疗后患者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是预防外阴炎的基础措施,建议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清洗会阴部。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出现持续瘙痒、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冲洗阴道或滥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绝经女性可适量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