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高发人群要注意6个方法早预防
女性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女性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乳腺癌高发人群可通过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酒精摄入、规律运动、母乳喂养、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定期筛查等方式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概率,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脂肪组织可产生雌激素,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刺激乳腺细胞异常增生。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
酒精代谢产物会损伤乳腺细胞DNA并影响雌激素代谢。研究显示每日饮酒超过15克乙醇会使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饮酒,若饮酒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可选择低度酒并减少饮用频率。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并改善免疫功能。推荐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效果更佳。运动时需穿着合适运动内衣保护乳腺组织,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房悬韧带损伤。

哺乳期乳腺细胞分化成熟,可降低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母乳喂养12个月以上能使乳腺癌风险降低。哺乳期间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防止乳腺炎,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发现乳房硬块及时就医排查。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超过5年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口服避孕药使用者应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有家族史者需谨慎选择激素类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缩短用药周期。
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至35岁。筛查能早期发现乳腺微小钙化灶等癌前病变。检查前避免使用止汗剂影响影像质量,月经结束后一周为最佳检查时间。

除上述预防措施外,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局部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发现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及时就诊。饮食上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摄入,减少烧烤腌制食品。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也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建议高风险人群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