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子宫肌瘤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方法诊断。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细胞增殖失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尿频等症状。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形态,可发现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或质地偏硬的典型体征。对于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能触及明显结节。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需避开月经期,检查前应排空膀胱。
经阴道或经腹超声能清晰显示肌瘤数量、大小及位置。B超下肌瘤多呈低回声团块,周边可见假包膜,彩色多普勒可观察血流信号。超声检查无辐射、可重复进行,对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率较高,是随访肌瘤生长的首选影像学手段。
磁共振成像能多平面显示肌瘤与肌层的界限,对特殊类型肌瘤如富于细胞型肌瘤、脂肪瘤样变性有鉴别价值。该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精确测量肌瘤体积,适用于术前评估、疑似肉瘤变或复杂盆腔解剖的情况,但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内黏膜下肌瘤的形态、基底宽度及宫腔变形程度,同时可进行活检或小型肌瘤切除。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需麻醉配合,可能发生子宫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合并宫内占位的明确诊断。
腹腔镜可直观评估浆膜下肌瘤与周围脏器关系,必要时可同期行肌瘤剔除术。该检查需全身麻醉,能发现小型盆腔病灶,但存在气腹相关并发症风险,多用于不孕症合并肌瘤或与其他盆腔疾病鉴别诊断时。
确诊子宫肌瘤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经量骤增、严重贫血或压迫症状加重,需及时就诊。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程度,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具体方案需由妇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