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容易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患者确实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主要与呼吸道分泌物淤积、免疫力下降、误吸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肺部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常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肺部通气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导致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滋生细菌。
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是呼吸道分泌物淤积。卧床期间,患者呼吸运动减弱,肺部通气不足,纤毛运动功能下降,导致痰液排出困难。痰液在气道内滞留为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环境。这类患者可表现为咳嗽无力、痰液黏稠。家属需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误吸是另一重要诱因。卧床患者吞咽功能可能受损,进食时容易发生食物或唾液误入气道。特别是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误吸风险更高。误吸物携带口腔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这类感染常见厌氧菌参与,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发热。预防措施包括进食时抬高床头、选择糊状食物。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长期卧床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家属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定期进行深呼吸训练和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注意口腔清洁,进食时避免呛咳。如出现发热、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帮助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