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结肠癌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慢性肠道炎症、肠道息肉恶变以及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显著增加结肠癌发病概率。这类患者通常存在APC基因或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肠道黏膜细胞异常增殖。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基因检测筛查。
长期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制品及动物脂肪,同时缺乏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会导致胆汁酸分泌增加和肠道菌群紊乱。这种饮食模式可能刺激肠黏膜增生,与结肠癌发生密切相关。日常应注意增加全谷物、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摄入。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其肠道持续处于炎症状态,黏膜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易出现异型增生。这类患者需要规范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或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并每1-2年进行肠镜监测。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恶变概率明显增高。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应及时切除,术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等环氧化酶-2抑制剂。
长期吸烟会摄入多种致癌物质,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DNA。缺乏运动导致肠蠕动减慢,使致癌物与肠壁接触时间延长。改变这些危险因素需要循序渐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戒酒指导。

预防结肠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习惯,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结肠癌筛查,普通风险人群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需缩短筛查间隔。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