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危害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肠梗阻、远处转移、恶病质等严重危害。结肠癌的危害主要有肿瘤局部浸润、淋巴及血行转移、肠穿孔、全身消耗性症状、治疗并发症等。

结肠癌持续生长可侵犯肠壁全层,导致肠腔狭窄引发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困难、呕吐等症状。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膀胱或子宫时,可能形成肠瘘或引发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局部浸润还可能造成持续性腹痛和消化道出血。
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后期可转移至肝门淋巴结。血行转移最常见于肝脏,其次为肺部和骨骼。肝转移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和腹水,肺转移可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骨转移常伴随病理性骨折和剧烈疼痛。
肿瘤侵蚀肠壁全层可导致急性肠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和感染性休克。慢性穿孔可能形成局限性脓肿,需紧急手术干预。穿孔后癌细胞可能随腹腔播散形成种植性转移。

肿瘤消耗和进食障碍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癌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可引起癌性发热和乏力。长期慢性失血可能造成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和活动耐力下降。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
手术切除可能并发吻合口瘘、肠粘连或切口感染。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引起周围神经毒性,卡培他滨可能导致手足综合征。放疗可引发放射性肠炎,表现为腹泻和里急后重。靶向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和皮肤毒性反应。

结肠癌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术后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持续性腹痛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