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腹泻的症状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医普小新
肛肠科编辑
医普小新
肠炎腹泻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肠炎引起的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细菌性肠炎腹痛更剧烈,病毒性肠炎腹痛相对较轻。腹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敷腹部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细菌性肠炎粪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轮状病毒肠炎粪便多呈蛋花汤样。腹泻期间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肠道负担。
感染性肠炎常伴随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40摄氏度。细菌性肠炎发热更明显,可能伴有寒战。儿童肠炎发热容易引发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肠炎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继而发展为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呕吐期间应暂时禁食2-4小时,之后尝试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持续腹泻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重度脱水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危险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特别关注婴幼儿脱水迹象,如哭时无泪、前囟凹陷等。

肠炎腹泻期间应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馒头等。避免生冷、辛辣、乳制品等可能刺激肠道的食物。注意手卫生,餐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不退、严重脱水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但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