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和外痔两种痔疮如何区分
              肛肠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肛肠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内痔和外痔可通过发生部位、症状表现及检查方式进行区分。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脱出;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常伴随疼痛、瘙痒及肛门异物感。明确诊断需结合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

内痔起源于直肠黏膜下的静脉丛,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外痔发生于肛管皮下静脉丛,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齿状线是肛管与直肠交界处的解剖标志,通过肛门镜检查可直观观察病变位置。
内痔早期以间歇性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严重时可能出现痔核脱出。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和瘙痒,血栓性外痔可触及硬结,炎性外痔伴有局部皮肤红肿。混合痔则兼具两者症状。
肛门指检可初步判断外痔的存在及程度,但对高位内痔敏感性较低。肛门镜检查能清晰显示齿状线上下病变,是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必要时可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检查前需清洁肠道并保持放松状态。

内痔长期脱出可能导致嵌顿坏死,引发剧烈疼痛和感染。外痔血栓形成会引起突发性剧痛,影响坐卧行走。两者均可因反复出血导致贫血,但内痔出血量通常较多。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无症状痔疮无须特殊治疗。内痔出血可选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药物。外痔疼痛可外用利多卡因乳膏或行血栓剥离术。严重脱垂性痔疮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出现持续便血、肛门肿物不能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