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发性鼻腔淋巴瘤的注意事项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治疗原发性鼻腔淋巴瘤需注意规范诊疗方案选择、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感染预防及营养支持等核心环节。该病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殊亚型,主要与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面部肿胀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确诊后应尽快由血液科和耳鼻喉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局限期患者可采用放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进展期需结合环磷酰胺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治疗前需完善骨髓穿刺、PET-CT等评估分期,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化疗期间需重点监测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需定期心电图检查;环磷酰胺注射液可能导致出血性膀胱炎,应配合美司钠注射液预防。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时需暂停治疗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干预。
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需实施保护性隔离。建议每日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便后使用碘伏溶液坐浴减少肛周感染风险。发热超过38℃时应立即进行血培养并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

黏膜炎高发期推荐选择匀浆膳等肠内营养制剂,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1.5-2g/kg体重。吞咽困难时可使用硅胶胃管辅助进食,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预防口角炎。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口腔溃疡。
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鼻咽镜和EB病毒DNA载量,5年内每半年进行全身PET-CT评估。出现持续性头痛或视力改变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应及时行腰椎穿刺检查。长期生存者需关注第二肿瘤发生风险。

治疗期间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洁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饮食宜选用蒸煮类易消化食物,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维持体能,但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应限制活动。心理疏导可帮助缓解治疗焦虑,建议参与淋巴瘤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