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尿量突然减少的原因

小儿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525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婴儿尿量突然减少可能与水分摄入不足、发热脱水、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水分摄入不足

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减少是婴儿尿量降低的常见原因。婴儿胃容量小,喂养间隔过长、吮吸力弱或母亲乳汁分泌不足均可导致液体摄入不足。表现为尿色深黄、尿布干燥时间延长,但无发热或其他异常。家长需按需增加喂养频次,母乳喂养者可咨询哺乳顾问改善衔乳姿势,配方奶喂养者需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

2、发热脱水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会加速水分蒸发。婴儿新陈代谢旺盛,发热时每升高1℃体温,不显性失水量增加约10%。除尿量减少外,可能出现口唇干燥、前囟凹陷、哭闹时泪少等症状。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滴剂控制体温,同时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Ⅲ溶液。

3、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导致排尿疼痛使婴儿抗拒排尿。可伴随发热、尿液浑浊、异常哭闹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应注意会阴清洁,及时更换尿布,按疗程完成药物治疗。

4、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或先天性肾积水等疾病会影响尿液生成。这类情况通常伴随眼睑浮肿、血尿、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需进行尿蛋白检测、肾脏超声等检查,可能需要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或住院治疗。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救治时机。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复方感冒药中的抗组胺成分可能减少尿量。早产儿使用吲哚美辛注射液关闭动脉导管时也需监测尿量。家长应避免自行给婴儿用药,必须用药时需遵医嘱观察排尿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婴儿每日尿布更换次数和尿色变化,6月龄以下婴儿每天至少需6-8次排尿。夏季或发热期间可适当增加母乳喂养次数,配方奶喂养儿两餐之间可喂少量温开水。若24小时内尿量持续减少并伴随嗜睡、呕吐、囟门凹陷等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对于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婴儿,需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肾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