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口腔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口腔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白塞病诊断的要点主要有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皮肤损害及针刺反应阳性等。该病属于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口腔溃疡是白塞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每年发作3次以上的痛性溃疡,直径2-10毫米,边缘清晰,基底呈黄白色。溃疡多位于颊黏膜、唇舌等部位,持续1-2周可自愈但易复发。临床需与普通复发性口疮鉴别,白塞病的溃疡更频繁且常伴其他系统症状。
约75%患者会出现外阴或阴囊溃疡,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但更深大,愈合后可能遗留瘢痕。女性患者溃疡多见于大小阴唇和阴道壁,男性多见于阴囊和阴茎。该症状对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需排除梅毒、疱疹等感染性疾病。
葡萄膜炎是最具特征性的眼部表现,表现为视力模糊、畏光、飞蚊症等,可导致虹膜后粘连、青光眼等并发症。视网膜血管炎可能引发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严重者可致失明。裂隙灯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变程度。

患者常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损,多发生于下肢,伴触痛;毛囊炎样皮疹好发于胸背部和四肢;痤疮样皮疹多见于面部。皮肤针刺反应阳性是重要辅助诊断依据,即针刺部位24-48小时后出现红斑或脓疱。
部分患者伴有关节肿痛、消化道溃疡、血管炎或神经系统损害。肠白塞病可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神经白塞病常见头痛、肢体无力。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脑干或基底节区病变,结肠镜检查可见回盲部溃疡。

白塞病确诊需满足国际诊断标准,即反复口腔溃疡合并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皮肤损害或针刺反应阳性中的两项。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视力、血压及肾功能,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急性发作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环孢素软胶囊或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药物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