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唇腭裂
口腔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口腔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唇腭裂可通过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诊断。唇腭裂是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上唇或腭部裂隙,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孕期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立即进行体格检查,观察面部结构是否完整。典型唇裂可见上唇单侧或双侧裂隙,腭裂需用压舌板检查硬腭和软腭连续性。完全性腭裂可能伴随悬雍垂分裂,不完全性腭裂表现为黏膜下隐裂。查体时需评估裂隙宽度、鼻翼塌陷程度及牙槽嵴受累情况。
超声检查是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孕18-24周三维超声可发现胎儿面部异常。出生后需进行头颅X线或CT检查,评估颌骨发育状况及裂隙累及范围。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软腭肌肉异常附着点,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影像学检查还可排除合并的其他器官畸形。
对于有家族史或合并其他畸形的患儿,建议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或全外显子测序。常见相关基因包括IRF6、TBX22等。基因检测能明确病因并评估再发风险,同时可筛查22q11.2缺失综合征等伴发疾病。检测结果有助于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由于腭部肌肉异常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所有唇腭裂患儿需在3月龄内完成听力筛查。常用方法包括耳声发射检查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中耳积液发生率较高,需定期复查听力直至学龄期。严重听力损失需早期干预以避免语言发育迟缓。
专科护士会观察患儿吸吮、吞咽协调性,评估营养摄入状况。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常需特殊奶瓶喂养,必要时使用腭护板封闭裂隙。生长曲线监测可及时发现喂养困难导致的发育迟缓。严重病例需营养师介入制定个性化喂养方案。

确诊唇腭裂后应尽快转诊至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整形外科、耳鼻喉科、语音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家长需学习正确喂养方法和口腔清洁技巧,避免呛奶和龋齿发生。定期随访监测颌骨发育情况,在合适年龄阶段进行序列治疗。孕期补充叶酸可降低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夫妇建议接受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