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鹅口疮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宝宝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母婴传播、奶瓶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宝宝口腔黏膜娇嫩,若哺乳后未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的奶液可能滋生白色念珠菌。表现为舌面或颊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家长需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宝宝牙龈和舌苔,哺乳后喂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避免使用成人毛巾或手指直接接触宝宝口腔。
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更易发生感染。这类患儿除口腔白膜外,可能伴随反复发热、食欲减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匹多莫德颗粒等免疫调节剂,同时加强母乳喂养以增强抵抗力。
长期应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广谱抗生素会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覆盖白色伪膜,可能蔓延至咽部。治疗需停用原抗生素,改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微生态。

产妇阴道念珠菌病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此类患儿出生后1周内即可出现症状,常伴有肛周皮肤潮红。哺乳前母亲需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乳头,患儿可外用克霉唑乳膏联合口服氟康唑颗粒,母婴需同步治疗。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是常见感染途径。建议每日煮沸消毒喂养器具15分钟,或使用专用消毒柜。已发生感染的宝宝需更换新奶嘴,治疗期间改用勺喂,避免交叉感染。顽固性病例需考虑合并维生素B2缺乏,可补充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保持宝宝手部清洁,避免其啃咬不洁物品。哺乳期母亲需清淡饮食,限制高糖食物摄入。患儿衣物应单独烫洗晾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若白膜扩散至咽喉影响进食,或伴随持续哭闹、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深部真菌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