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治疗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75次浏览

关键词: #鹅口疮 #口疮

小儿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鹅口疮患儿需每日用温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清洁口腔,哺乳期婴儿的奶瓶、奶嘴应煮沸消毒。家长可用无菌纱布蘸取药液擦拭患儿口腔黏膜,避免用力过度损伤黏膜。清洁后暂时避免进食,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2、使用抗真菌药物

制霉菌素混悬液可直接涂抹于口腔黏膜病变处,每日重复进行。克霉唑口腔药膜可贴敷在溃疡面,氟康唑口服混悬液适用于顽固性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

3、调整饮食

患儿应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避免酸性、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母乳喂养的母亲需减少糖分摄入,人工喂养者可暂时改用低敏配方奶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

4、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可服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功能。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建议检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病。避免过度使用消毒剂清洁环境,适当接触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成熟。

5、中医调理

可用金银花、连翘等煎汤漱口,脾胃虚弱者可用参苓白术散调理。推拿可选择清天河水、揉板门等手法,耳穴贴压取口、脾、胃等穴位。中药治疗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防止苦寒药物损伤脾胃功能。

治疗期间家长应每日检查患儿口腔黏膜变化,记录溃疡面积和进食量。哺乳前后需清洁乳头,避免交叉感染。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居室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若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恢复期可逐渐添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但需避免过早恢复高糖饮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