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预防肺结核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预防肺结核可通过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保持环境卫生、及时就医筛查等方式实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接种。该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概率。未接种的青少年或高风险人群可咨询医生补种。但需注意卡介苗对成人肺结核的预防效果有限。
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必要时佩戴口罩。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在医疗机构等高危场所需加强防护,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可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补充维生素A、D。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低下者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居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紫外线充足时可晾晒被褥。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集体场所如学校宿舍需加强空气流通监测,潮湿环境易滋生结核杆菌,相对湿度建议保持在40-60%。
持续咳嗽咳痰超过2周、低热盗汗需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应进行胸部X光或痰涂片检查。结核潜伏感染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进行预防性治疗。确诊患者须规范服用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完成全程治疗。

预防肺结核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适量食用大蒜、香菇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戒烟限酒,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出现可疑症状时避免隐瞒病情,主动配合疾控部门流调。家庭成员中有肺结核患者时,餐具应煮沸消毒,衣物分开洗涤。学校企业等集体单位需落实晨检制度,早发现早隔离可有效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