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93次浏览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 #肺结核的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染源等,病理变化以肺部肉芽肿性炎和干酪样坏死为特征。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是肺结核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后,细菌可在肺泡内定植并繁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蜡质细胞壁,能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导致感染持续存在。感染后可能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需通过痰涂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确诊。

2、免疫力低下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易发生肺结核。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糖尿病患者等群体因免疫功能受损,难以有效清除结核分枝杆菌。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因素也会降低免疫力。这类人群感染后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表现为持续咳嗽、咯血、胸痛等,需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明确病情。

3、密切接触传染源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密切接触是重要感染途径。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等高风险人群通过空气传播感染概率较高。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中,结核分枝杆菌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接触者可能出现午后低热、体重下降等表现,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4、病理变化

肺结核典型病理改变为结核结节形成和干酪样坏死。早期表现为渗出性炎症,随后形成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病变可钙化愈合,也可液化破溃形成空洞。这些变化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组织广泛破坏。

5、继发损害

肺结核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病变扩散可导致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等肺外结核。空洞形成后易继发细菌感染,长期病变可造成肺纤维化、肺心病等不可逆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杵状指等表现,需通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治疗。

预防肺结核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营养和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在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通风。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咳嗽时掩住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