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发病过程是什么
传染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传染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肺结核的发病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期和继发性肺结核四个阶段,具体表现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潜伏感染期是结核分枝杆菌初次侵入人体后的阶段,此时细菌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但未大量繁殖,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且无传染性,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部分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可能终身处于此阶段而不发病。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肺部原发病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胸片可见哑铃状阴影。血行播散期是细菌通过淋巴血液系统扩散至全身的时期,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属于此类型的典型表现,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多器官受累症状,胸片显示均匀分布的粟粒样结节。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人,由潜伏病灶复燃或再次感染导致,常见类型包括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典型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影像学可见上肺野斑片状阴影或厚壁空洞形成。
肺结核的预防需注重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保持居室通风良好,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循足疗程联合用药原则。治疗期间注意隔离措施,痰液需消毒处理,日常用品定期煮沸消毒。完成治疗后仍需定期复查,监测病灶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