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结核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接种卡介苗、隔离传染源、增强免疫力、规范用药和定期筛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需通过多维度干预降低感染风险。

1、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接种。该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概率。未接种的青少年或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溃疡,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2、隔离传染源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进行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并避免近距离交谈。患者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每日开窗30分钟以上,阳光直射可杀灭部分结核杆菌。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早期发现潜伏感染者。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D和锌等营养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行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应坚持抗病毒治疗。

4、规范用药

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8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不得随意停药或减量,否则易产生耐药性。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和食用富含酪胺的食物。

5、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矽肺患者、免疫抑制者应每年进行胸部X线检查。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低热盗汗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痰涂片检查和GeneXpert检测。潜伏感染者可采用异烟肼片或利福喷丁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

预防肺结核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与患者密切接触后可用75%酒精消毒双手,日常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出现持续呼吸道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医务人员、老年人等高风险群体可定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监测感染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