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有什么危害

传染科编辑 医言小筑
104次浏览

关键词: #乙肝

乙肝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健康问题。乙肝的危害主要有病毒持续复制引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发生概率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母婴传播风险等。

1、慢性肝炎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会引发慢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等症状。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和修复,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2、肝硬化

乙肝病毒感染10-20年后,约20%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此时肝脏结构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能伴随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危重情况,需使用呋塞米片、普萘洛尔片等药物对症治疗。

3、肝癌风险

乙肝病毒DNA整合入肝细胞基因组后,可能诱发肝细胞癌变。乙肝相关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0%以上,五年生存率不足20%。高危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筛查,必要时可选用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

4、免疫紊乱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与免疫球蛋白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引发乙肝相关性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肝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清病样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5、传播风险

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未经阻断措施的HBe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率可达90%。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传播,阻断成功率超过95%。

乙肝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饮食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为主,适量进食鸡肉、鱼肉、西蓝花等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肝硬化患者需加做胃镜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应筛查乙肝表面抗体,未产生保护性抗体者需补种疫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