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通常检查什么?

关键词: #大便
关键词: #大便
大便检查通常包括隐血试验、寄生虫卵检测、细菌培养、白细胞计数以及脂肪含量分析等项目。
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主要筛查消化道出血。该检查对结肠癌、胃溃疡等疾病有提示作用,需避免检查前3天摄入动物血制品或维生素C干扰结果。阳性结果需结合胃肠镜进一步确诊。
通过显微镜观察虫卵形态诊断寄生虫感染,常见于蛔虫、钩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儿童、疫区居民或生食海鲜者易感染,检出虫卵后需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治疗。
培养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辅助诊断细菌性痢疾或食物中毒。腹泻伴发热、脓血便患者需进行该项检查,阳性结果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头孢克肟颗粒、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
粪便中白细胞增多提示肠道炎症,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每高倍镜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具有临床意义,需结合钙卫蛋白检测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苏丹III染色法检测中性脂肪,怀疑脂肪泻时需进行该检查。慢性胰腺炎、乳糜泻等疾病会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患者粪便呈油滴状且有恶臭,确诊后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并调整饮食。
检查前应避免月经期采样,使用清洁容器留取新鲜标本,2小时内送检可提高准确性。长期便秘或腹泻、粪便性状改变者需定期复查,婴幼儿出现蛋花样便或陶土色便时家长应及时送检。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