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瘘怎么办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2385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囊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瘘可通过保守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腹腔引流术、再次手术等方式治疗。胆汁瘘通常由胆囊管残端闭合不全、胆管损伤、迷走胆管未结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胆汁瘘量少且无腹膜炎症状的患者。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胆汁分泌。需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配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保守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通过十二指肠镜明确瘘口位置后放置胆管支架或鼻胆管引流,适用于胆囊管残端瘘或细小胆管损伤。该治疗创伤小且能有效降低胆道压力,术后需配合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操作后可能出现胰腺炎并发症,需密切观察腹痛及淀粉酶指标。

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肝内胆管置入引流管,适用于肝门部胆管损伤或内镜治疗失败者。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使用注射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引流期间需每日记录胆汁引流量及性状,配合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汁排泄。

4、腹腔引流术

对于腹腔内胆汁积聚较多者,可在超声定位下放置腹腔引流管。术中需留取胆汁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流管需定期冲洗,观察引流液颜色变化,引流液减少至每日10毫升以下可考虑拔管。

5、再次手术

适用于胆总管横断伤或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胆汁瘘。手术方式包括胆管端端吻合、胆肠吻合等,术前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术后放置T管支撑吻合口,6-8周后经T管造影确认无渗漏方可拔管。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改变。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脂普食,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摄入。每日测量腹围观察腹胀情况,伤口敷料渗湿时及时更换。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黄疸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