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肾衰怎么治疗

肾功能衰竭可通过控制原发病、饮食调整、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治疗。肾功能衰竭通常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因引起。
针对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是关键。慢性肾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糖,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阿卡波糖片。高血压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多囊肾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囊肿减压术。药物性肾损伤患者应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
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控制钾、磷摄入,避免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防止营养不良。限制液体摄入量,根据尿量调整。
纠正贫血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硫酸亚铁片。控制高磷血症使用碳酸钙片、司维拉姆片。调节钙磷代谢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改善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片。控制高血压使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利尿消肿可使用呋塞米片。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需考虑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每周进行2-3次,通过透析机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进行,每日交换透析液3-5次。透析可替代部分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透析期间需严格限制水分和饮食。可能出现低血压、感染等并发症。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式。移植肾可来自亲属或脑死亡捐献者。术前需进行配型检查,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药物浓度。移植肾存活率较高,5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可能出现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出现水肿、乏力、恶心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