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预防护理

尿毒症的预防护理需从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肾功能等多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有控制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检查肾功能、保持适量运动等措施。
长期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需维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减少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恶化。日常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剧烈波动。
过量蛋白质代谢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慢性肾病患者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低蛋白饮食方案,必要时配合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同时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的摄入。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自行服用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药材也需谨慎。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肾功能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选用替代药物。
建议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可通过金水宝胶囊、尿毒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延缓疾病进展。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终末期肾病患者可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透析期间注意监测干体重变化。
预防尿毒症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保持BMI在18.5-24之间。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已确诊慢性肾病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规律透析或做好肾移植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