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红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

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结膜炎,主要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共用物品传播、水源传播、母婴传播等。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病毒或过敏原引起的结膜炎症,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或污染的手部后再触碰眼睛,可导致病原体传播。患者揉眼后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他人触摸后若未及时洗手可能被感染。建议避免用手揉眼,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至他人眼部。在密闭空间或近距离接触时传播风险较高。急性期患者应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共用毛巾、枕头、化妆品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病原体可在物品表面存活较长时间,健康人群使用污染物品后易发病。患者应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定期煮沸消毒。
游泳池、温泉等公共水域若被病原体污染,接触后可能引发集体感染。腺病毒等病原体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游泳时应佩戴护目镜,避免接触不洁水源。
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接触母亲生殖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引发新生儿结膜炎。孕妇患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时风险更高。产前筛查和新生儿预防性滴眼可降低感染概率。
预防红眼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现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患病期间应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用过的物品需消毒处理。保持室内通风,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眼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