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损伤等危害。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1、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过量酮体堆积会导致血液酸化,引发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补充胰岛素,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

2、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表现为胸痛、肢体无力等。控制血糖同时需监测血压血脂,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

3、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后期可能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接受激光治疗或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4、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后出现蛋白尿、水肿,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控制血压,药物可选择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5、周围神经病变

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足部溃疡甚至截肢。需加强足部护理,药物可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剂,疼痛明显者可加用普瑞巴林胶囊。

1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筛查并发症,避免吸烟饮酒。家长需帮助儿童患者建立规律作息,掌握低血糖应急处理措施。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