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各个阶段症状

感冒的典型症状可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对症治疗、多休息、多喝水等方式缓解症状。
感冒初期症状以鼻咽部不适为主,常见鼻塞、打喷嚏、清水样鼻涕,可能伴有轻微咽干或咽痒。此时病毒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黏膜,体温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继发中耳炎。
发病2-3天后症状达到高峰,鼻涕变稠且可能呈黄绿色,出现明显咽痛、声音嘶哑,干咳或咳少量白痰。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此阶段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发热疼痛,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
病程5-7天后症状逐渐减轻,咳嗽可能持续较久但痰量减少,体温恢复正常,鼻塞流涕明显改善。此时需注意避免受凉导致症状反复,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润喉,继续观察是否有持续高热、脓痰等细菌感染迹象。若咳嗽超过10天不缓解或出现胸闷气促,需警惕继发支气管炎或肺炎。
感冒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选择温热的粥类、羹汤等易消化食物。发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老人和儿童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但无须刻意服用维生素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