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雄激素的药物是什么?

抑制雄激素的药物主要有比卡鲁胺片、氟他胺片、醋酸环丙孕酮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亮丙瑞林微球注射剂等。这类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常用于前列腺癌、多毛症等疾病的治疗。
比卡鲁胺片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能竞争性阻断雄激素受体,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联合治疗。该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或乳房胀痛,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中重度肝损伤患者慎用。
氟他胺片通过抑制雄激素与靶组织结合发挥作用,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及女性多毛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和转氨酶升高,长期使用需警惕肝毒性。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出现黄疸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
醋酸环丙孕酮片兼具孕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常用于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多毛症。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或体重增加,血栓病史者禁用。建议固定时间服药以提高疗效,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
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属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通过持续抑制垂体功能降低睾酮水平,适用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植入后可能出现潮热、骨密度下降等低雄激素症状,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亮丙瑞林微球注射剂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间接降低雄激素,用于前列腺癌和中枢性性早熟。首次注射可能产生一过性症状加重,需配合抗雄激素药物过渡。长期使用需监测骨代谢和心血管指标,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变化。
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靶器官功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过敏、肝功能衰竭等应立即就医。不同药物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存在差异,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