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垂体囊肿
内分泌科编辑
医语暖心
内分泌科编辑
医语暖心
脑垂体囊肿是指发生在脑垂体部位的囊性病变,多为良性,主要包括垂体Rathke囊肿、蛛网膜囊肿等类型。

垂体Rathke囊肿是胚胎期Rathke囊残留形成的先天性病变,多位于垂体前叶与中间部之间。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头痛、视力视野缺损或垂体功能减退。影像学检查可见垂体区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囊液成分多为黏液样物质。无症状者通常无须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出现压迫症状需考虑经鼻蝶窦内镜手术切除。
垂体区蛛网膜囊肿属于脑脊液样囊肿,囊壁由蛛网膜构成。可能引起垂体柄受压导致尿崩症,或压迫视交叉造成双颞侧偏盲。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信号与脑脊液相似,增强扫描无强化。对于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可观察随访,若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需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造瘘术。
垂体腺瘤发生囊性变时形成囊实性混合病灶,可能出现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如肢端肥大症、闭经泌乳综合征等。囊壁病理检查可见垂体腺瘤细胞,囊液多为陈旧性出血或坏死物。治疗需根据激素活性选择药物控制,必要时联合经鼻蝶窦手术切除。

垂体区表皮样囊肿为罕见先天性病变,囊内含角化物质和胆固醇结晶。生长缓慢但可能引起垂体功能全面减退,磁共振显示T1高信号、T2低信号特征。完全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但囊肿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时易残留复发。
垂体脓肿等感染性囊肿多继发于蝶窦炎或血行感染,表现为发热、头痛伴垂体功能急剧下降。影像学可见环形强化病灶,囊液培养可能检出病原体。需静脉应用抗生素,严重者需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

脑垂体囊肿患者应定期复查垂体激素水平和影像学,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或多饮多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垂体功能替代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