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需要做什么检查?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97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需要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电生理检查等检查。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检查方式。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基础检查,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识别早搏、房颤、室速等异常节律。检查时需在胸部及四肢粘贴电极片,无创且快速,适用于急诊筛查。对于阵发性心律失常,普通心电图可能漏诊,需结合其他检查。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监测,捕捉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患者需佩戴便携式记录仪,记录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尤其适合症状短暂或夜间发作的患者。检查期间需避免接触强磁场,并详细记录症状出现时间。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排查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心律失常。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心室壁运动、瓣膜开闭及血流情况,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肥胖或肺气肿患者可能影响图像清晰度。

4、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用于明确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局部麻醉,适用于疑似心肌缺血伴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后需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

5、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通过导管记录心脏内电信号,精确定位异常传导路径,适用于药物难治性或复杂性心律失常。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可能诱发短暂心律失常以明确机制,结果可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依据。

确诊心律失常后,患者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保持规律作息。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脉搏变化。若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须立即就医。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钾、镁,如香蕉、深绿色蔬菜,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高钾食物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